10月31日,住建部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員向記者透露,10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聚焦住房保障,涉及現有住房政策的方方面面,住建部開始尋求突破口,考慮提速“公租房并軌”(即公租房與廉租房并軌),逐步削減經濟適用房供應量,并最終取消經濟適用住房。
“三房合一”獲得認可
10月30日,中央政治局舉行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及住房保障相關問題時提出,“重點發展公共租賃住房,加快建設廉租住房,加快實施各類棚戶區改造”。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陳國強表示,此次公租房和廉租房被“點名”,而經濟適用房未被提及,可能在傳遞未來調整保障房結構的信號。
保障房主要包括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公租房等。其中,經濟適用房存在諸多弊端,因而飽受詬病。例如,經濟適用房申購過程太容易弄虛作假,并不能真正幫助 低收入群體;政府權力干預房源分配,從而滋生腐敗;擾亂社會房價體系,降低全社會福利等。一些地方政府已經試行“并軌”,取消經濟適用房供應。河南鄭州試 行“三房合一”,不再銷售經濟適用房,改為向應保群體出租;山東煙臺也進行了三房“并軌”試點。
對于上述兩地“大并軌”思路,包括現任住建部部長姜偉新在內的高層領導均表示認可。姜偉新還表示,地方試點符合中央政策;經濟適用房是否取消,各地可從實際情況出發作出決定。
公租房廉租房將并軌
目前,住建部開始考慮推行“公租房并軌”,但尚未與地方政府溝通。該部相關司室已經開始匯總“公租房并軌”試點城市的情況,有望在年底召開的全國城鄉建 設系統工作會議上提出“提速并軌”要求。“公租房并軌”,是指公租房與廉租房并軌運行,通過財政發放房租補貼的方式,為“城市低保人群”“城市中低收入人 群”提供住房保障。目前,上海、合肥、石家莊等城市已開始此項試點,北京開始籌備此項試點。“在2014年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任務指標分配中,經濟適用房的 比例會進一步降低,公租房和棚戶區改造會成為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主體。”某地方住建廳一位官員向記者分析。
企業幫政府分攤負擔
一名原住建部官員告訴記者,經濟適用房在體制設計之初,分為租賃型和購置型兩種,以租為主。但為了應對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國家刺激住房消費,使“購置型”成為主流。如果購置型經濟適用房退場,公租房、廉租房又不能對外銷售,那么,地方政府財政負擔將會增加。
為此,住建部已經開始著手研究制定吸引企業和其他機構參與公租房建設和運營相關政策。
保障房準入將“降門檻”
記者了解到,住建部正在考慮通過“地方政府降低住房保障收入門檻”“調整住房保障戶籍制約政策”等手段,逐步擴大住房保障覆蓋面。
目前,天津市已經確定調整限價房的家庭年收入準入門檻,由原3萬元以下,改為4.5萬元以下。其他省會級城市也將陸續調整門檻,近期將陸續公布。
發表評論 查看更多評論»